展商动态
欣旺达动力重塑新能源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经营价值
2025-04-23 09:00:05
在 "双碳" 目标的时代浪潮中,商用车减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占汽车保有量仅12%的商用车产生了交通领域55%的碳排放,其中重型卡车单公里碳排放量是乘用车的 100 倍,降低重型卡车碳排放对于整个交通领域都有着重大意义。
然而在这场攸关存续的战役中,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却长期徘徊在17.9%。『叫好不叫座』的产业困局背后,是三重关键桎梏——场景适配难、经济性差、补能难题带来的运营效率焦虑。
破局的关键在于打造具备全生命周期、全场景、全气候超快充的新能源商用车生态。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即将拉开帷幕,基于近30年的锂电行业经验与对行业需求的深刻洞察,欣旺达动力将携兆瓦级商用车超充电池亮相,以系统性生态思维重构新能源商用车价值链,为行业提供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
▲ 图注:欣旺达动力重卡专用动力电池
欣旺达动力以"共建超充生态"战略重构商用车能源体系,其技术突破正推动商用车超充跨越"能用"与"好用"的临界点。
在干线物流的高强度场景中,传统电动车型因充电耗时导致运力大量损失,而搭载欣旺达超充电池的重卡通过15分钟极速补能,可将补能效率提升4倍——这背后是快充型材料体系与智能充电策略的协同创新,使电芯在1.4MW的超大功率下保持3.5C的稳定充电倍率,直接提升物流企业运输收益。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保障则更彰显技术深度。通过高稳定性正极材料、先进负极材料与低消耗型电解液组成的长寿命体系,结合稳健的快充策略,欣旺达动力的商用车超充电池循环寿命突破6000次,精准匹配商用车8年200万公里的运营周期。大幅降低了电池电量衰减带来的车队换电池成本。
▲ 图注:欣旺达动力重卡专用解决方案
安全与场景适应性突破则拓宽了新能源商用车电动化的边界。三维定向泄压技术通过拓扑优化算法设计出蜂窝状泄压通道,在热失控时实现电芯级定向排气,配合AI热管理算法提前预警热扩散,让每块电池都能扛住最严苛的考验。
而模块化CTP技术平台通过无模组设计,将电池包体积利用率大幅提升20%,支持从155kWh-804kWh的超大电量配置,同时既支持侧挂也支持背驼的搭载形式,使其能够满足市面上80%以上的商用车型,服务整车厂实现无缝切换,这种灵活的架构大大加速了重卡商用车进入新能源时代。
▲ 图注:欣旺达动力提供多种重卡专用电池型谱可供选择
除了发力技术,欣旺达动力“用心造好每一颗电池”的理念也深入到商用车电池领域,欣旺达动力用足以满足电子、制药、食品行业标准的10万级洁净车间打造商用车电池,AI视觉检测覆盖了99.99%的电芯缺陷;通过振动、冲击、盐雾等128项可靠性测试,完成了对高原、高寒、高温等极端工况的模拟验证。
上述技术突破与制造工艺将新能源商用车武装到了“心脏”,通过对补能规则的改写,新能源商用车将成为交通领域降碳减排的中坚力量。
在商用车电动化进程中,真正的产业革命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突破,更在于构建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闭环。
欣旺达动力协同生态伙伴打造的"超充+换电"能源网络,正以15分钟极速补能与5分钟电池更换的双模体系重塑运输效率标准——当750kW液冷超充桩群在京港澳高速服务区吞吐能量时,相邻的智能换电站已通过云端库存管理系统完成电池包动态调配,这种协同布局使得车电分离模式真正落地,将用户初始购置成本削减40%,同时激活了电池资产流动性。
支撑这一体系的,则是覆盖32个重点城市的100余个服务节点构成的智慧运维网络,7×24小时响应机制与72小时故障修复承诺,确保车辆维修的时效性和一次修复率。
而当电池来到生命周期尾声,则会进入欣旺达的绿色回收体系。每块电池从生产下线便拥有专属数字护照,持续记录充放电曲线、健康度演变及维修历史,形成贯穿矿山开采、生产制造、梯次利用的全链路碳足迹档案。退役的电池包,经智能分选系统评估后,85%的电池会通过梯次利用接入分布式储能网络,为物流园区提供峰谷电价套利服务;完全退役的电池则在宜春、赣州等地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经历绿色重生——95%的回收率使每吨材料较原生矿产降低56%的碳排放,每年有望减少1.5万吨锂矿开采。
这种从能源补给到资源再生的闭环生态,正在催生汽车产业的价值范式转移:主机厂凭借电池护照的碳足迹数据获得欧盟法规准入通行证,物流企业通过梯次储能系统将能源成本转化为利润增长点,矿山机械制造商依托回收金属打造零碳供应链。当补能效率、资产管理与环境效益形成共振,欣旺达动力将赋能中国商用车产业书写着从产品竞争到生态共赢的新篇章。
- END -
关于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联系我们

参展联系